2011年高考四川(成都)考试题历史试卷及答案解析

2011四川高考文综历史部分

第一部分(选择题 共140分)

本卷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2(川).下列水利工程中,把中原腹地与中国最南方连接起来的是(  ) 

13(川).清代史学家赵翼据西汉初其君既起自布衣,其臣亦自多亡命无赖之徒的现象,认为秦、汉间为天地一大变局。下列主张体现了这种大变局的是(  )

A.废除苛政,休养生息

B.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C.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D.以法为教,以吏为师

14(川).白银成为主要流通货币是我国古代经济史上的重大变化。下列赋役制度适应了这一变化的是(  )

A.相地而衰征          B.租庸调制

C.方田均税法          D.一条鞭法

15(川).史学家麦迪森《世界经济千年史》统计,1820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GDP)占世界经济总量的32.9%,西欧各国的总和占23.6%,美国和日本分别占1.8%3%。上述统计表明当时的中国(  )

A.仍是世界经济文化中心

B.是世界上最先进的国家

C.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迅速

D.经济总量远超欧美各国

16(川)18988月,清廷颁布上谕:现当海禁洞开,强邻环伺,欲图商务流通,隐杜觊觎,惟有广开口岸之一法。清廷的意图不包括(  )

A.收回通商口岸         B.发展民族经济

C.维护国家主权         D.挽救国家危亡

17(川).图5是一幅驳斥清末民智未开观点的漫画。它试图传达的观念是(  )

 

5 政府与百姓(约1911年)

A.反满兴汉        B.官逼民反         C.政治民主         D.暴力革命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革命和建设的领导核心。回答1819题。

18(川)史学家胡绳指出,国共两党之间还有一大片很重要的中间势力,革命能胜利,是因为我们党把中间势力拉过来了。以下史实中有利于中共争取中间势力的有(  )

八七会议纠正党内右倾错误 建立三三制抗日民主政权 促成重庆政治协商会议召开 毛泽东发表《论人民民主专政》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9(川).图6展现了四川人民敢为天下先的改革精神。这些创举直接得益于(  )

 

6

A经济体制改革方针的确立

B.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正式形成

C.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提出

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目标的确立

20(川).狄德罗《百科全书》说:自由是天赐的东西,每一个同类的个体,只要有理性,就享有自由的权利……不是国家属于君主,而是君主属于国家。此言体现的主张有(  )

个人自由 权利平等 联邦共和 主权在民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人类历史上战争频仍,争取和平的努力也持续不断。回答2123题。

21(川)丘吉尔说:英国的政策并不考虑企图称霸欧洲的国家究竟是哪一个国家……它唯一关心的是,谁是最强大的或具有支配力的暴君。因此,我们不要怕别人说我们亲法反德。如果情况有变,我们同样可以亲德反法。这一说法反映出英国奉行的外交原则是(  )

A.民族自决         B.势力均衡         C.绥靖主义       D.严守中立

22(川).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人类历史发展的重要转折点,具有划时代的影响。这主要表现在二战(  )

A.消除了国际秩序中的大国强权色彩 

B.促成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建立

C.终结了帝国主义在世界的殖民统治

D.促进了世界政治经济的制度化进程

23(川).图717世纪以来出现的一系列重要文献。它们 (  )

 

7

反映了近代以来国际争端频繁 得到了各国普遍认同和自觉遵守 展现了人类追求和平的持续努力 成为了解决国际争端的法律依据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第二部分(非选择题 共160分)

本卷共4大题,共160分。

37(川)32分)人才问题关乎国家盛衰。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君子用人如器,各取所长。人之所能不可兼备,弃其所短,取其所长。

有谠(正直)言直谏,可以施于政教者,当拭目以师友待之。

爱而知其恶,憎而知其善,去邪勿疑,任贤勿猜。

为官择人,唯才是与。苟或不才,虽亲不用;如其有才,虽仇不弃。

——唐太宗

1)材料一反映了唐太宗哪些用人思想?(4分)

材料二 

2 入仕群体中寒门子弟所占比例

朝代

曹魏

西晋

东晋

北宋

比例

26%

15%

4%

17.2%

24.5%

46.1%

(据何怀宏《选举社会》编制)

2)表2中寒门子弟入仕比例呈现怎样的变化?(3分)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变化的主要原因。(6分)

材料三 1911年清华学校成立,1928年改建为清华大学。1934年,清华大学发展为包括文、法、理、工四个学院十六个系的综合性大学。文、法、理三院大一不分系,开设共同的必修课程,意在使学生求得关于自然、社会和人文方面的通识。1952年,全国院系调整,清华大学文、法、理学院并入北京大学等高校,只设置机械制造、土木工程和水利工程等八个工科系。改革开放后,清华大学逐步恢复和重建了文科院系。(据《清华大学校史稿》等)

 

3)根据材料三,概述建国后清华大学的两次院系调整,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目的。(6分)图9、图10所示清华校训和格言蕴含着怎样的人才培养理念?(2分)

材料四 才能优先原则一直是美国移民体系中的一个基本原则。20世纪30年代,希特勒的文化清洗运动导致犹太难民出现时,罗斯福政府积极实行知识移民政策,给予知识难民优先入境的权利。美国的大学、科研机构和一些私人基金会创建外国流亡学者紧急救助委员会,努力援救流亡科学家。到1945年,德奥两国驱逐的约12 000名文化精英至少有63.3%被美国接纳,约1 400名流亡科学家至少有77%被美国接纳,其中包括爱因斯坦等18名诺贝尔自然科学奖得主。在学习欧洲百年之后,美国出乎预料地成了世界科学中心。欧洲的原子物理学派、奥地利精神学派、法兰克福学派等纷纷在美国落户生根。美国利用这一巨大的智力资源以及由他们培养出来的新的科学力量,为美国科技发展服务。今天,美国诺贝尔自然科学奖得主已超过200名,显然与这批科学家在美国开拓的新方向和营造的特殊学术氛围紧密相关。(据胡小芬《罗斯福时代的美国欧洲犹太知识移民政策》等)

4)根据材料四,结合所学知识评析罗斯福政府的知识移民政策。(11分)

39(川)60分)科学地开发和利用能源才能促进人类的可持续发展。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煤炭在工业化过程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到18世纪,木材一直是最主要的燃料。巨大的木材消耗使森林锐减,引起木材严重短缺。但西欧大量的煤炭资源都储藏在英国,且储藏在水路交通方便、毗邻商业中心和熟练工人密集的地方。储藏集中以及必要挖掘技术的具备,使煤炭成为木材的替代品。煤炭资源的优势支持了不断扩大的铁器制造和蒸汽机的应用。在这一点上,英国的经验与中国有明显区别。中国的地理因素阻碍了从木材到煤炭的早期转变,因为中国的主要产煤带在西北地区,离最有经济潜力的长江三角洲相距甚远。(据本特利《新全球史》)

1)根据材料一概括煤炭在英国工业化过程中扮演重要角色的具体体现,(6分)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煤炭在同一时期的中国没能扮演类似角色的主要原因。(4分)

材料二 洋务派开办军事工业,加之外资工业扩大,煤炭的需求量日益增加,进口量迅速扩大,供求关系紧张,价格昂贵,成为洋务军事工业的一大经济负担。1867年,曾国藩向清廷提出:挖煤一事,借外国开挖之器,兴中国永远之利,似尚可试办。1872年,李鸿章进一步强调若能自开煤矿,则洋煤不阻自绝,船、厂亦应用不穷,与塞漏卮、求富强殊有关系1874年,李鸿章、沈葆桢重提开采煤矿,以济军需1875年,清廷放弃开采煤矿的禁令,允许试办机器采煤业。于是,出现了兴办民族煤矿企业的热潮。

3 1875—1884年洋务派创办煤矿企业状况(部分)

企业名称

开办年份

停办年份及原因

创办人

直隶磁州煤矿

1875

1883 退股

李鸿章

湖北兴国煤矿

1875

1879 经费无着

盛宣怀

台湾基隆煤矿

1876

1892 亏损

沈葆桢

直隶开平煤矿

1878


李鸿章

徐州利国驿煤铁矿

1882

1886 亏损

胡思燮

(据张海鹏《中国近代通史》第三卷早期现代化的尝试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当时兴办煤矿企业热潮出现的主要原因,(6分)概括这些企业的经营状况。(4分)

参考答案

12A 13C 14D 15D 16A 17C 18D 19A 20B21B 22D 23C 

37.(32分)答案要点:

1)(4分)

扬长避短;虚怀纳谏;知人善任;任人唯贤。(4分)

2)(9分)

变化:从曹魏到东晋逐渐下降,其后逐步上升,北宋时达到高峰。(3分)

原因:魏晋时期门阀制度盛行,寒门子弟入仕受到限制;(2分)隋唐建立科举制,门阀制度渐渐解体;(2分)北宋科举制度进一步发展,录取名额大大增加。(2分)

3)(8分)

第一次:1952年,从综合性大学变为单一的工科大学。为大规模经济建设培养专门人才。(3分)第二次:改革开放后,恢复、重建文科院系。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3分)

理念:德才兼备、自立自强、注重实践。(2分)

4)(11分)

答案应包括四个方面:

第一,知识移民政策的背景;(2分)

第二,知识移民政策的内容及其实施;(3分)

第三,知识移民政策的作用和影响;(4分)

第四,总体评价。(2分)

评价须史论结合,层次清楚。

3960分)答案要点:

1)(10分)

表现:替代木材成为工业化的主要能源;推动钢铁制造业的发展;为蒸汽机的广泛应用提供基础;推动交通运输业的发展等。(6分)

原因:煤炭资源远离经济发达区域,交通不便;当时中国工业化尚未启动。(4分)

2)(10分)

原因:洋务派解决军事工业资金、燃料等困难的需要;洋务派认识到自开煤矿的重要性;清政府政策转变,允许试办机器采煤业;工业革命发展的影响。(6分)

状况:由官方主导,多数经费不足,经营不善,存在时间短。(4分)

 


选择复读,是一次对未来负责的再出发。在这条路上,找到一个教学严谨、管理到位、真正为学生成绩负责的学校,比一味苦学更重要。 新学高考专注高考复读多年,帮助无数考生实现从“落榜”到“一本”的逆袭。 如果你也想为孩子找到一次靠谱的机会,现在就扫码添加课程顾问,或点击页面右侧客服,领取复读测评与专属提分方案 新学高考。
新学高考

Author

Roger D Duque

It is a long established fact that a reader will be distracted by the readable content of a page when looking at its layout that it has a more less.